16、柴油發動機無怠速的診斷與處理
柴油發動機無怠速,一般表現為油門置于怠速位置就熄火,當油門稍加大時,轉速又很快升高,不能在低速下穩定運轉。
⑴ 原因
① 調速器怠速彈簧過軟或折斷。
② 調速器傳感元件磨損過大。
③ 噴油泵柱塞磨損嚴重。
④ 溫度過低。
⑤ 氣缸壓力過低。
⑵ 診斷與處理方法
① 冷起動時無怠速,一般屬正?,F象。這是由于溫度過低,機油粘度過大,使發動機內阻力增加,柴油的噴霧、蒸發條件變差,造成發動機不能維持最低穩定轉速運轉,當油門抬起時,便很快熄火。在這種情況下,可將油門調至稍高于怠速下運轉,待發動機升溫后,再恢復怠速運轉。
② 若發動機使用已久,無怠速工況,且伴隨動力不足,燃料消耗不正常,一般是由于柱塞磨損過甚,怠速時漏油量增加,使供油量無法滿足怠速工況要求;或氣缸壓力過低,噴油提前角過大、過小,使發動機燃燒條件差造成的。只要按照動力不足的故障處理,怠速工況就會自然恢復。
③ 若上述情況正常,則應考慮調速器的怠速工作元件有無異常。檢查調速器彈簧有無折斷,或調速元件磨損過多或彈簧過軟,使飛錘在怠速運轉時的離心力遠遠大于彈簧張力而減油,或維修人員調整不當。必須拆下噴油泵總成在試驗臺上重新進行維修調整。
檢查調速器時,首先應通過怠速螺釘調整,若調整無效,再進行怠速彈簧預緊張力的調整??蓪⒌∷購椈烧{整螺帽向里稍擰或在彈簧座上加墊片,使預緊力增大,升高怠速。如果彈簧折斷,應更換后再調整,使之恢復怠速工作性能。
17、怠速過高的診斷與處理
發動機怠速過高,表現為高于怠速規定值。
⑴ 原因
① 油門操縱桿件調整不當。
② 油門回位彈簧過軟。
③ 怠速限止塊或調整螺釘失調。
④ 怠速彈簧過硬或預緊力調整過大。
⑵ 診斷與處理方法
怠速過高是最容易檢查排除的故障之一。首先應查看油門是否回到最小位置,若沒有到位,檢查油門調整情況和油門回位情況。調整油門拉線限位螺釘,若油門仍不能回位,再檢查油門回位彈簧是否過軟。如果是檢修調試后不久的噴油泵,應考慮怠速調整是否正確,怠速彈簧預緊力調整是否過大,若已更換彈簧,應檢查彈簧是否過硬。
18、怠速不穩
柴油發動機怠速不穩的表現形式是怠速運轉時,忽快忽慢,或有振動,
⑴ 原因
① 油路中有空氣。
② 低壓油路供油不暢。
③ 怠速穩定裝置調整不當。
④ 噴油器霧化不良。
⑤ 噴油泵供油不均。
⑥ 調速器各連接桿件的銷軸、叉頭磨損過多。
⑵ 診斷與處理方法
當診斷怠速不穩時,應根據發動機使用時間的長短和對發動機的保養程度來分析、判斷。
①首先應檢查低壓油路的供油是否暢通,檢查加注的柴油是否符合要求,對發動機的保養是否及時,否則應予以清理或保養、更換。
② 少量空氣滲入油路,應進行排氣處理。
③ 噴油泵也經多次調試而未查看調速器的磨損情況,在調試時注意檢驗調速元件、油門桿件的各連接處有無磨損過多現象。否則應予以換件或焊修處理。對旋轉件焊修時,應注意質量的對稱性,確保平衡。
④ 怠速不穩且伴有振動,是由于噴油泵供油不均引起的,可用逐缸斷油法檢查。若斷油缸并未引起轉速變化,則說明該缸供油不足或噴油器的霧化不良。應先檢查噴油器,再查噴油泵。
⑤ 如果是怠速穩定裝置調整不當,應重新上試驗臺檢修。
19、柴油發動機運轉中突然熄火
柴油發動機在運轉中突然熄火是指發動機工作時而急速熄火,熄火后不能再起動的現象。該現象一般為機械故障所致。
⑴ 原因
① 噴油泵驅動齒斷、傳動齒輪故障。
② 噴油泵軸斷。
③ 發動機內部運動件卡死。
④ 噴油泵操縱拉桿及連接銷脫落。
⑵ 診斷與處理方法
運轉中突然熄火在汽油機上是最常見的,主要是由電路點火故障引起的。而柴油機運轉中突然熄火主要是由噴油泵斷油故障引起的,其次才是發動機內部卡死所致。當遇到此現象時,首先檢查噴油泵是否轉動和供油。
① 用起動機帶動發動機,若能正常轉動,觀察噴油泵凸輪軸是否轉動,若轉動正常,說明噴油泵有故障。應檢查操縱機構的工作是否正常??砂鈩佑烷T桿件查看操縱臂、操縱軸的聯接是否良好。
② 如果噴油泵凸輪軸不轉動,則是凸輪軸齒輪緊固螺栓松脫、凸輪軸斷或齒輪室中的齒輪故障。
③ 若起動機帶動發動機不能運轉,則說明是發動機內部故障。如活塞與氣缸之間卡死,曲軸與軸承咬死,噴油泵柱塞卡死及配氣機構的機械故障等。在正常情況下先應打開氣門室罩檢查。如果運行中從儀表上反映機油壓力過低或溫度過高,則需直接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檢修。
20、柴油發動機運轉中緩慢熄火
發動機緩慢熄火,一般是由供油不及時或供油中斷引起的。其表現為發動機運轉中漸漸無力,最后自動熄火。
⑴原因
① 油箱內柴油用盡。
③ 燃油濾清器或油水分離器堵塞。
④ 供油管路斷裂或滲入較多空氣。
⑤ 輸油泵不工作。
⑥ 油箱中有水。
⑵ 診斷與處理方法
① 首先檢查油箱是否有油。
② 擰松噴油泵放氣螺釘,用手油泵泵油,觀察放氣螺釘處的流油情況。若無油流出即是油路堵塞,應逐段檢查、排除。若柴油以噴柱形狀射出,則說明油路暢通。若放氣螺釘處有氣泡冒出,則是管路中進入空氣,應查明油管各接頭是否擰緊、管路有無裂紋或磨穿,并排除所發現的問題。
③若油流中無氣泡,可將手油泵回位固定,使用起動機帶動發動機轉動泵油,若仍無油流出,說明輸油泵有故障。
21、柴油發動機工作粗暴
工作粗暴是指發動機在燃燒過程中,活塞位于上止點附近的速燃期內柴油燃燒量較多,壓力升高率較高致使發動機工作時出現清脆的金屬敲擊聲,并產生振抖,急加速時無節奏的敲擊聲加劇,同時排黑煙,高速時敲擊聲減弱或消失。此現象會極大地影響發動機的使用壽命。
⑴ 原因
① 柴油質量差,十六烷值過低。
② 噴油提前角過大。
③ 噴油器不密封,燃油滴漏,噴油霧化不良。
④ 各缸供油不均,個別缸供油量過大。
⑤ 進氣不足。
⑵ 診斷與處理方法
① 如若敲擊聲不均勻,有時伴振抖現象,說明個別缸工作不良。在熱車時,可用單缸減油法,冷起動后可用感溫法去找出工作不良氣缸。比如,在起動初期某缸排氣歧管熱得快,說明該缸的供油量大;反之,可能是該缸供油量小或噴油器工作不良。
② 拆下故障噴油器,檢查確認噴油器故障時,也可用標準噴油器替代原噴油器試車,若聲響消失,說明故障就在該噴油器上。
③ 若換裝標準噴油器后該缸的敲擊聲仍未消失,則可能是由于供油量過大,可用減油法判斷檢查。即稍檸松該缸噴油器進油管接頭,使少量柴油噴于缸外,減少進入缸內的燃油。若用此法后敲擊聲消除,可確認該缸供油量過大,須對噴油泵的供油均勻性進行檢查。
④ 如若敲擊聲比較均勻,說明各缸的工作情況比較接近,其故障原因與柴油質量、進氣狀況、噴油正時等有關。可先檢查進氣狀況。
檢查并清理濾清器。若敲擊聲減弱或消失,則表明是由進氣不足引起的發動機排黑煙和敲擊聲。若聲響和排氣煙色無明顯變化,說明空氣濾清器良好,應檢查進氣軟管有無凹癟或脫層堵塞。
⑤ 若進氣正常,可能是柴油牌號不合適或噴油不正時,先應適當減小供油提前角,觀察發動機的排煙和聲響有無變化。如果減小供油提前角后,排氣煙色正常,敲擊聲消失,則說明是噴油不正時引起的。如果故障仍未消除,則可能是柴油牌號不正確所致。
22、柴油發動機“游車”
“游車”是發動機轉速不穩的俗稱。發動機的轉速仍在較大的范圍內周期性地忽高忽低地變化;而且加速時要經較長一段時間后才能使轉速升高,且動力不足;減速時要經過較長一段時間轉速才能降低,即加速或減速反應遲緩,轉速變化不及時,發動機無力。
⑴ 原因
發動機轉速不穩的實質是調速功能變差。主要是由于噴油泵和調速器內部運動件阻力過大或配合間隙過大,使調速器的靈敏度下降,循環供油量的改變滯后于轉速的變化,其原因如下:
① 噴油泵油量調節拉桿(即齒條)移動不靈活。
② 噴油泵凸輪軸軸向間隙過大。
③ 噴油泵供油調節拉桿上固定的拔叉與調節臂配合間隙過大(油量調節齒桿與齒圈的間隙過大)。
④ 供油調節拉桿與拔叉(齒圈與柱塞旋轉套筒)松動或變形、妨礙了循環供油量的及時調節。
⑤ 調速器內部機油太臟、太少或過稠。
⑥ 調速器內運動件配合過緊,阻力大。
⑦ 調速器內運動件各連接處磨損過多而松曠。
⑧ 調速器彈簧變形或折斷。
⑨ 調速器飛錘收張距離不一致。
⑵ 診斷與處理方法
① 首先檢查調速器內機油是否過少、過臟或過粘。如果機油數量不足或過臟、過粘,應檢查出故障原因并排除。
② 若機油數量、質量符合要求,可拆下噴油泵檢視窗蓋板,用手捏住油量調節拉桿(或齒桿),使拉桿(或齒桿)前后移動來檢查其松緊度(適用于A型泵)。
如果油量調節拉桿移動阻力較大,說明是拉桿(或齒桿)與支承孔配合過緊或彎曲變形或拉傷或銹蝕或被異物卡滯,運動不靈活。應拆下調速器蓋,將油量調節拉桿(即齒桿)與調速器脫開,然后再進一步確認油量調節拉桿移動阻力大小。若阻力仍然較大,說明前述檢查正確,應進行分解排除;若能在小范圍內前后移動自如,說明拉桿(即齒桿)彎曲變形、齒圈變形,應換件修理或矯正。如果拉桿與調速器脫開后運動自如,則說明故障在調速器內。
③ 如果用手捏住油量調節拉桿來回移動靈便,說明配合件間隙過大或固定螺釘有松動。如果前后移動拉桿(或齒桿)的同時,用一手捏住拔叉(或齒圈),感覺有相對移動,說明螺釘松動,應緊固。齒桿與齒圈的齒隙過大,也可造成“游車”。
④ 若上述檢查結果正常,則是調速器各連接點松曠,如飛錘銷孔座架連接處,拉桿(或齒桿)與調速杠桿連接處等。
⑤ 檢查調速器彈簧是否變形,各飛錘收張距離是否一致。否則應調整到對應飛錘收張距離相等為止。
⑥ 最后檢查凸輪軸軸向間隙。
23、柴油發動機“飛車”時的應急措施及處理方法
“飛車”是指發動機的轉速失去控制而突然增高,超過允許的最高轉速,同時伴有巨大聲響的現象。發動機“飛車”時,若不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控制,在短時間內可導致發動機損壞,甚至發生人身傷亡事故,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。
⑴ 原因
發動機之所以產生“飛車”,是由于柱塞的轉動失去控制,滯留在較大或最大供油位置,或發動機的轉速因負荷減輕,使每循環噴油量隨柱塞運動速度加快而增多,增多的噴油量又促使轉速進一步升高,如此惡性循環,直至超過最高允許轉速達到無法控制的地步。具體原因如下:
① 油量調節拉桿(即齒條)卡死在某一位置。
② 油量調節拉桿與調速器連接桿件脫開。
③ 調速器彈簧折斷受卡。
④ 調速器飛錘連接銷卡住或脫出。
⑤ 調速器飛錘銹死。
⑥ 調速器滑動軸與套生銹或被異物卡住。
⑦ 調速器與噴油泵松脫。
⑧ 調速器內的機油粘度過大,使飛錘難以張開。
⑨ 調速器的推力盤軸向滑動受阻。
⑩ 調速器的飛錘架與導向板滑動受阻。
⑵應急措施
發動機產生“飛車”后,應根據當時具體情況,迅速設法強迫發動機熄火,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:
① 立即打開排氣制動按鈕,靠發動機排氣制動起作用,阻止氣缸廢氣排出,強制減速;拉出熄火拉線,強制油量調節拉桿(或齒桿)向減油方向移動使其斷油;對于裝“VE”泵的電熄火車輛,采用電熄火,強制斷油。
② 將變速器掛入高速擋,踩下制動踏板,慢松離合器踏板,使發動機帶載強迫熄火。
③ 堵塞進氣口,阻止空氣進入氣缸。
④ 松開高壓油管接頭,不使燃油進缸。
⑤ 松開噴油泵低壓進油管接頭,斷開低壓油腔供油。
⑶ 診斷與處理方法
一旦出現發動機“飛車”,應就地采取相應的緊急措施使發動機熄火,而后再排除故障。
① 冷起動后發動機產生“飛車”,應拉動熄火拉鈕使其熄火。首先應檢查調速器內機油是否過粘,造成飛錘不易張開,失去調節轉速的功能。
② 停放時間較長的起動后“飛車”,應拆開噴油泵檢視窗蓋或噴油泵前端油量調節拉桿(齒桿)端面護帽,用手移動拉桿,觀察是否靈活,如果澀滯,說明拉桿(齒桿)與套銹蝕,或潤滑不良,應予以除銹潤滑。
③ 若噴油泵是在進行拆裝保養裝車后出現的“飛車”,則需檢查拉桿(齒桿)是否因保管不善造成彎曲變形卡滯。若是,則應拆下矯正或更換新件。
④ 在檢查拉桿(齒桿)時,若拉桿運動自如,但向后推動不能自動前移,說明拉桿與調速器連接桿件脫開,應拆開調速器檢視窗蓋進行檢查排除。
⑤ 如果上述檢查均正常,則故障在調速器內,應拆開調速器后蓋,完全分解檢查。檢修完畢后應進行試驗臺調試,確信無疑后再裝車。
25、發動機不能熄火
不能熄火的根本原因是缸內的燃油供應不能隨操作而中斷,也即因為噴油泵的供油不能被切斷。
⑴ 原因
① 熄火拉線調整有問題,油泵不能斷油。
② 燃油泄漏到進氣歧管中。
③ 柱塞彈簧折斷發卡或油量調節拉桿卡滯。
④ 斷油電磁閥故障或控制線路故障,發動機不能斷油。
⑵ 診斷與修理方法
① 調整熄火拉線的長度,使熄火拉線拉到底時,高壓泵處于斷油狀態。
② 檢查燃油濾清器座處是否有裂紋,是否有燃油泄漏到進氣歧管。
③ 因柱塞彈簧折斷發卡或油量調節拉(齒)桿卡滯引起的不能熄火,應按“飛車”處理方法予以排除。
④ VE型轉子式分配噴油泵在燃油系中裝有電磁式斷油閥,關閉電源鑰匙,電磁式斷油閥應切斷供油。若關閉鑰匙后不能熄火,應查看電源是否被切斷,如果斷電,說明電磁閥有卡滯或閥門不密封,應予以調整、修理。
26、柴油發動機低壓油路故障的檢修方法
發動機低壓油路不暢表現為低壓供油不足,發動機無法起動或動力不足。松開噴油泵放氣螺釘,用手油泵或輸油泵泵油時,放氣螺釘處長時間有泡沫狀柴油,或無油流出,可判斷低壓油路存在故障,應予以排除。
27、經驗法就車檢查低壓油路漏氣部位
采用經驗法確定低壓油路的漏氣部位,是依據發動機工作狀態來判別的。
⑴ 當發動機在工作中因供油管路中進入空氣而自行熄火時,其漏氣部位在輸油泵至油箱的油管或接頭處。這是因為發動機工作時,輸油泵至噴油泵的油管壓力高于大氣壓力,倘若這段管路有密封不良處,只會出現漏油,而不可能進氣。而輸油泵至油箱的油管內壓力低于大氣壓力,若在這段管路中有不密封處,則空氣極易被吸入管內,造成供油中斷,使發動機熄火。
⑵ 當發動機停止工作后,如果輸油泵進、出油閥門密封性良好,即使輸油泵至油箱的油管某處不密封,輸油泵至噴油泵管路中的油壓也仍然高于大氣壓力,所以,空氣不會進入這段油管影響發動機起動。只有當這段油管路中存在不密封處,使燃油泄漏,不能保持管內油壓高于大氣壓甚至低于大氣壓時,空氣才會進入油管,使發動機起動困難或不能起動。
⑶ 當輸油泵產生故障(如活塞與套間隙過大,進、出油閥不密封等)時,即使所有的燃油管路和接頭密封良好,但由于輸油泵的泵油效率降低甚至回流,不能保證低壓油路和噴油泵低壓油腔內有足夠的壓力,也會導致發動機工作動力不足或熄火,而且熄火后也難以起動。遇此情況應按照前述的診斷和檢修方法進行排除。
28、噴油器密封性的就車檢查方法
⑴ 用干凈的透明玻璃杯盛裝柴油。
⑵ 將噴油泵一端的高壓油管卸下,并插入油杯中。
⑶ 用起動機帶動發動機旋轉,并觀察油杯中有無氣泡。若有氣泡,說明該缸的噴油器針閥密封性差,應拆下噴油器的針閥偶件進行研磨處理,或者成對更換新件。
29、噴油器噴油壓力及噴霧質量的就車檢查方法
檢查噴油器的噴油壓力及噴霧質量時,可預先自制一個丁字形帶接頭的三通,其中一個接頭裝在噴油泵的任一分泵上,一個接頭裝上新的標準噴油器,另一個接頭安裝被測噴油器。
⑴檢查噴油開啟壓力的方法:用起動機帶發動機轉動,觀察兩個噴油器 _是否同時噴油,若同時噴油,則說明被測噴油器的噴油壓力符合要求。否則應根據噴油開始的遲早,通過噴油器調壓螺釘進行調整。
⑵可在兩個噴油器噴油的同時,觀察其噴霧質量。若兩個噴油器的噴霧情況相同,說明被測者良好。也可借助一張紙鋪在板上對正噴嘴,兩個噴油器的噴嘴與平板的距離相等(用直尺測量后定位),用起動機帶發動機轉動使兩個噴油器同時噴一次油于紙上,查看噴出的兩個油跡范圍和均勻度是否相同。若兩油跡不同,應檢查被測者的噴孔內有無積炭或異物,若有應予以清除。若被測者的油跡面積小于標準噴油器噴出的油跡面積,說明其噴霧錐角不夠,應查看噴孔是否燒蝕,必要時更換一副噴嘴。
如果沒有三通管,需檢查噴霧質量時,可同時卸下兩負荷噴油器的高壓油管接頭,一個接標準噴油器,另一個接被測噴油器。然后起動發動機,觀察兩個噴油器的噴霧有無異樣,若新舊噴油器的噴霧相同,說明被測者符合要求,否則,應檢修處理。采用這種方法不能進行噴油開啟壓力的比較,僅適合于噴霧質量檢查。